直通屏山|申博sunbet官网:|时评|大学城|台海|娱乐|体育|国内|申博sunbet官网:|专题|网事|申博sunbet官网:|申博sunbet官网:|莆田|泉州|漳州|龙岩|宁德|南平|三明
您所在的位置:东南网 > 西岸时评 > 民生巷议 > 正文

谨防“生态除虫”沦为营销噱头

2025-04-17 09:37:44?作者:王志顺?来源:河北日报  责任编辑:蔡秀明   我来说两句

随着气温升高,又到了蟑螂蚊蝇活跃的季节,一些人选择购买白额高脚蛛、蚰蜒等,用“一物降一物”的理念“生态除虫”。但有消费者表示,将白额高脚蛛放至屋内,一段时间后,蟑螂还是“大摇大摆穿堂而过”,反倒是蜘蛛早已不见踪影。(据《工人日报》4月15日报道)

生物防治为除虫提供了一种新思路,但也存在局限性。部分店铺将“生态除虫”塑造成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,忽视了虫害治理需要结合环境清洁、物理阻隔等综合施治,实则与生态环保理念背道而驰。

当生态环保理念沦为营销噱头,不仅透支消费者信任,更可能带来生态风险。生物防治在农业领域早有成熟应用,如瓢虫治蚜虫需精确计算益害比。但在家庭场景中,消费者往往不会精准计算,导致防治效果并不理想。同时,商家为迎合市场将自然物种商品化的行为,会导致一些生物大量繁殖并释放到环境中,打破原有的食物链平衡,引发新的生态问题。

让“生态除虫”走出争议,需要多方协同规范销售、运输、售后等各个环节。商家应明确告知生物防治的局限性,让人们了解一些生物的习性及潜在风险。有关部门则要完善与“生态除虫”有关的活体生物交易监管,同时加强科普宣传,引导消费者理性选择除虫方式。

相关阅读:
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
今日热词
申博现金网>>申博sunbet官网:今日重点
申博现金网>>申博sunbet官网:国内热点
申博sunbet官网:我们 | 广告服务 | 网站地图 | 网站公告 |
国新办发函[2001]232号 闽ICP备案号(闽ICP备05022042号)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: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〔2019〕3630-217号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申博sunbet官网: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fjsen.com 申博sunbet官网: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